太湖區(qū)的豆開始消失是在哪個時期()?
A.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
B.西周早期
C.商代
D.春秋早期
A.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
B.西周早期
C.商代
D.春秋早期
第4題
A.1周歲半到6周歲這個時期
B.1周歲到6周歲半這個時期
C.1周歲半到6周歲半這個時期
D.1周歲到6周歲這個時期
第7題
A.1983-1986
B.1964-1966
C.1986-1996
D.1980-1986
第9題
A.豆選
B.海選
C.兩票制
D.組合競選
第11題
從豆?jié){到維他奶
一碗豆?jié){,兩根油條就是一頓美味的早點,這是長期以來許多中國人形成的飲食習慣。豆?jié){,以大豆為原料,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。它的形象與可樂、牛奶相比,渾身上下冒著“土氣”。以前,喝它的人也多是老百姓。但是現(xiàn)在,豆?jié){在美國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亞等國的超級市場上都能看到,與可樂、牛奶等飲料并列排放,且價高位重、有形有派。當然,它改名了,叫維他奶。
豆?jié){改名維他奶,是香港一家有50年歷史的豆品公司為了將街坊飲品變成一種國際飲品,順應不斷變化的價值和現(xiàn)代人的生活方式,不斷改善其產品形象而特意選擇的。“維他”來自拉丁文Vita,英文Vitamin,其意為生命、營養(yǎng)、活力等,而舍“漿”取“奶”,則來自英語Soybean Milk(豆奶,即豆?jié){)的概念。
50年前,香港人生活不富裕,營養(yǎng)不良、各種疾病很普遍。當時生產維他奶的用意,就是要為營養(yǎng)不良的人們提供一種既便宜又有營養(yǎng)價值的牛奶代用品——一種“窮人的牛奶”。在以后的20年中,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,維他奶都是以普通大眾的營養(yǎng)飲品這個面貌出現(xiàn)的,是一個“廉價飲品”的形象。
可是到了20世紀70年代,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,營養(yǎng)對一般人來說并不缺乏,人們反而擔心營養(yǎng)過多的問題,如果此時還標榜“窮人的牛奶”,那么喝了它不就掉價了嗎?難怪豆品公司的職員發(fā)現(xiàn),在馬路邊的汽水攤前,喝汽水特別是喝外國汽水的人“大模大樣”,顯得十分“有派”,而喝維他奶的人,就大多站在一旁遮遮掩掩,唯恐人家看到似的。因而,豆品公司的業(yè)務陷入低潮。
20世紀70年代中期,豆品公司試圖把維他奶樹立為年輕人消費品的形象,使它能像其他汽水一樣,與年輕人多姿多彩的生活息息相關。這時期的廣告便摒除了“解渴、營養(yǎng)、充饑”或“令你更高、更強、更健康”等字眼,而以“豈止像汽水那么簡單”為代表。然后,又推出了一個電視廣告,背景為現(xiàn)代化城市,一群年輕人拿著維他奶隨著明快的音樂舞蹈。可以說,這時期維他奶是一種“消閑飲品”的形象。
然而,到了20世紀80年代,香港的年輕人對維他奶怎么喝也喝不出“派”來了,于是,從1988年開始的廣告便重點突出它親切、溫柔的一面。對于很多香港人來說,維他奶是個人成長過程中的一個組成部分,大多數(shù)人對維他奶有一種特殊的親切感和認同感,它是香港本土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,是香港飲食文化的代表作,維他奶對香港人如同可口可樂對美國人一樣。由此,維他奶又開始樹立一個“經典飲品”的形象。
在同一時期,維他奶開始進入國際市場。這一時期,太多的脂肪成了美國等國公民的一大問題。在美國,維他奶標榜高檔“天然飲品”。所謂天然飲品,就是沒有加入人工的成分,如色素和添加劑等,可以使消費者避免吸收太多的脂肪。標榜天然飲品,當然受美國人的歡迎。于是便出現(xiàn)了這樣歷史性的趣事:維他奶創(chuàng)始之初,標榜窮人的牛奶,強調它與牛奶的相似之處,并且價格比牛奶要低;今天在美國市場,維他奶強調的是與牛奶不同的地方(維他奶具有牛奶所有的成分,而沒有牛奶那么多的動物脂肪),其價格也比牛奶高。
從豆?jié){到維他奶,消費者的心理發(fā)生了哪些變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