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 材料一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 ——《
第1題
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(13分)
材料一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.二之以禮,有恥且格。
——《論語·為政》
材料二明禮義以化之,起法政以治之,重刑罰以禁之
——《荀子·性惡》
材料三嚴家無悍虜,而慈母有敗子,吾以此知威勢可^禁暴,而德厚不足以止亂。
——《韓非子·顯學》
材料四專任獄吏得親幸……上樂以刑殺為威,天下{罪持祿,莫敢盡忠。
——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》
(1)材料一闡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?用引文內容‘以說明,并指出此觀點的缺陷。
(2)材料二體現了茍子的什么思想?以材料為依據加、說明。
(3)根據材料四回答,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冶世主張?并從這段材料中引用一句和材料四相同觀點的史料以證之。
(4)西漢以后歷代封建統(tǒng)治者的治國之策傾向于哪一{料中的觀點?結合這則材料闡述被選擇的理由。
第2題
閱讀下列材料:
材料一道之以政,齊之以刑,民免而無恥;道之以德,齊之以禮,有恥且格?!墩撜Z·為政》
材料二明禮義以化之,起法政以治之,重刑罰以禁之?!盾髯印ば詯骸?p>材料三嚴家無悍虜,而慈母有敗子,吾以此知威勢可以禁暴,而德厚不足以止亂?!俄n非子·顯學》
材料四專任獄吏得親幸……上樂以刑殺為威,天下畏罪持祿,莫敢盡忠?!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》
請回答:
(1)材料一闡明的主要治世之道是什么?用引文內容予以說明,并指出此觀點的缺陷。(3分)
(2)材料二體現了茍子的什么思想?以材料為依據加以說明。(3分)
(3)根據材料四回答,秦始皇采用了上列哪段材料中的治世主張?并從這段材料中引用一句和材料四相同觀點的史料以證之。(4分)
(4)西漢以后歷代封建統(tǒng)治者的治國之策傾向于哪一材料中的觀點?結合這則材料闡述被選擇的理由。(3分)
第3題
閱讀下列材料:
衛(wèi)鞅曰:“治世不一道,便國不法古。故湯武不循古而至,夏殷不易禮而亡。反古者不可非,而循禮者不足多?!毙⒐唬骸吧??!币孕l(wèi)鞅為左庶長,卒定變法之令。
——引自《史記·商君列傳》
請回答:
(1)文中“衛(wèi)鞅”指的是誰?
(2)文中“孝公”是哪國國君?
(3)文中反映鞅什么主張?屬于哪家學派?
(4)文中的議論代表哪個階級?結果如何?
第4題
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(13分)
材料一(北魏孝文帝下詔)“富強者并兼山澤……而欲天下太平,百姓豐足,安可得哉?今遣使者循行郡州,與牧守(地方行政長官)均給天下之田,還、受以生死為斷,課農桑.興富民之本.——《魏書·高祖紀》
材料二諸男夫十五(歲)以上,受露田四十畝,婦人二十。(對實行兩年輪耕的)所授之田率倍之,三易之田再倍之……(人多地少的地方)樂還者逐空荒……諸宰民之官(各地的地方長官)各隨地給公田,刺史十五頃,太守十頃,治中、別駕各\頃,縣令、郡丞六頃。更代(離職與上任)相付。賣者坐如律。
——《魏書·食貨志》
回答:
(1)根據上述材料,說明北魏均田制的實質。(4分)
(2)它能抑制“富強者并兼而澤”嗎?為什么?(4分)
(3)概括說明北魏孝文帝鼓勵農耕的措施。(5分)
第5題
材料一鐵器逐步推廣到各個生產領域,特別是農業(yè)生產領域大量鐵制農具的使用引來了農業(yè)生產技術的一場革命。----《國史概要》
材料二明清時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過程中,牛耕大量退出,唐宋時期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江東犁,到明清時已被鐵搭所取代。鐵搭用人,而江東犁用牛。《天工開物》記載:“吳郡力田者,以鋤代耜,不蓄牛力。會計牛值與水草之資,竊盜死病之變,不
第6題
材料一:佛山俗善鼓鑄,其為鑊(鍋),……以輕杖敲之如木者良。良以質堅,……以其薄而光滑,消熔煉)既精,工法又熟也。——屈大鈞《廣東新語》
材料二:(雍正九年十二月)廣東布政使楊永斌奏:定例,鐵器不許出境貨賣,而洋船私帶,禁止尤嚴?;洊|所產鐵鍋,每連(五或三口為一連)約重二十肋(同&l
第7題
閱讀下列材料,回答問題。
材料一
貞觀四年,(唐太宗)詔發(fā)卒修洛陽之乾元殿(按:隋煬帝營建的宮殿,毀于戰(zhàn)火)?!瓘埿厣蠒G曰: “……臣問阿房成,秦人散;……乾元畢工,隋人解體。且以陛下今時功力,何如隋日?承凋殘之后,役瘡痍之人, 費億萬之功,襲百王之弊,以此言之,甚于煬帝遠矣?!?p>——摘自《貞觀政要》
材料二
上(唐太宗)謂玄素日:“卿謂我不如煬帝,何如桀、紂?”對曰:“若此役不息,亦同歸于亂耳!”上嘆曰: “吾思之不熟,乃至于是!”顧謂房玄齡曰:“……今玄素所言誠有理,宜即為之罷役。”
——摘自《資治通鑒》
材料三:(貞觀)十一年,(馬)周又上疏日:“今百姓承喪亂之后,比于隋時才十分之一。而供官徭役,道路相繼, 兄去弟還,首尾不絕,遠者往來五六千里,春秋冬夏,略無休時?!?p>——摘自《舊唐書·馬周傳》
請回答:
(1)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,在罷修乾元殿問題上,唐太宗和張玄素取得的共識是什么?唐太宗罷修乾元殿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?
(2)基于上述目的,唐太宗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?促成了怎樣的局面?
(3)材料三與材料二相比,唐太宗的統(tǒng)治發(fā)生了什么變化?
(4)綜觀這三條材料,對唐太宗的統(tǒng)治應如何認識?
第8題
閱讀下列材料:
兩稅之立,同異于斯(指原來的賦稅制度)。唯以資產為宗,不以丁身為本,資產少者則其稅少,資產多者則其稅多。
——引自《陸宣公奏議》
請回答:
(1)上述材料指的是唐朝的什么制度?
(2)實行這種制度的原因是什么?
(3)它的實行有什么歷史意義?